今天是20250118星期六 距离2060碳中和还有12765天
热点关键词:
2025 01/09

EMCA

来源:

青兰高速公路(河北段)LED隧道灯具节能改造项目

字体:
分享到:
扫一扫
摘要:青兰高速公路(河北段)LED隧道灯具节能改造项目采用LED照明技术,将低效高压钠灯替换为高效LED隧道灯,年节电量约115万千瓦时,节约电费约97.3万元。项目采用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由节能服务公司负责全过程服务,合同期限5年。项目总投资203.3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

青兰高速公路(河北段)LED隧道灯具节能改造项目


如需了解更多节能方案和节能改造服务,请咨询低碳网专业专家团队。

一、案例名称

青兰高速公路(河北段)LED隧道灯具节能改造项目


二、案例业主

青兰高速公路隧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至涉县段,是国家“7918”高速公路网的组成路段,河北省“五纵六横七条线”高速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照明按晴天、云天、阴天、重阴天、夜间和深夜六级/五级控制,由不同的照明配线回路和照明监控实现,采用在隧道供配电洞室就地手动控制、监控中心远程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方式。


三、案例内容

1.技术原理及适用领域

该项目应用的技术是半导体照明(LED)技术,宽电压输入范围100~240V,适合广大的中国各省份不稳定电压应用;模块化更换较方便;多达4种的配光透镜;可左右调节灯具照射角度;环保,LED方向性强,利用率高,克服了光污染,LED光不含红外、紫外线,对昆虫无诱导性,不含Hg等对环境有害物质;响应速度非常快,彻底消除了传统高压钠灯起辉过程长的缺点;外观时尚大方,具有专利的美观灯具;LED模块生产100%经过IPX5测试,成灯经过100%老练100%测试,保证出货的质量;实际寿命能达到35000小时以上。

2.节能改造具体内容

该项目于2013年5月17日至6月28日,应用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邯郸市青兰高速公路(河北段)LED隧道灯具实施节能改造。该项目主要采用LED照明改造技术,将青兰高速公路鼓山、马鞍山、井沟岭、台坡和石泊5条隧道内的2070盏低效高压钠灯全部替换为高效LED隧道灯,共计安装LED隧道灯2486盏。项目实施后,预计年节电约115万千瓦时,节约电费约97.3万元,节约标准煤约405.4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56吨,减排二氧化硫约34吨。

3.项目实施情况

该项目于2013年3月15日同邯郸市高速公路管理处签署了节能服务合同,针对青兰高速公路(河北段)5条隧道内的2070盏低效光源实施改造。该项目改造建设期为85天,自2013年4月15日始,至7月10日结束。目前。此项目光源已全部安装到位,光源运行平稳,使用状态良好。


四、项目年节能量及节能效益

1.年节能量

(1)改造前后系统(设备)用能情况及主要参数。

表1  改造前用能情况及主要参数

image.png

表2  改造后用能情况及主要参数

image.png


(2)节能量计算方法。

按照该项目招标文件要求,进行隧道照明灯具节能改造,项目竣工后由业主方进行验收,每一条改造灯具的线路均已单独安装专用电表。项目节能量主要依据双方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中的节能量基本计算公式:

每年节能量=改造前每年隧道照明用电量-改造后每年隧道照明用电量;

改造前每年隧道照明用电量=改造前光源功率:1000×数量×照明时间(小时)×年用电时间(天);

改造后每年隧道照明用电量=改造后光源功率:1000×数量×照明时间(小时)×年用电时间(天)。

(3)项目年节能量。

每年节能量=改造前每年隧道照明用电量-改造后每年隧道照明用电量=2499928.8-1341068.4=1158860.4kW·h。

折合标准煤405吨。

2.年节能效益

项目实施后,综合节电率50%左右,年节电约115万千瓦时,节约电费约97.3万元。


五、商业模式

该项目采用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邯郸市青兰高速公路(河北段)LED隧道灯具实施节能改造。节能服务公司主要负责该项目的节能诊断、设计、融资、设备采购、施工、安装调试、运营维护等全过程服务。

合同服务期限5年,效益分享期从2013年8月1日起至2018年7月31日结束。节能效果按照每月测定和验证,由业主和节能服务公司共同签署节能量确认单,对节能量进行认证,邯郸市高速公路管理处据此支付节能服务效益。该项目实施后,每年为业主节约电费97.3万元,节能服务公司与业主按9.5:0.5的比例分享节能效益,效益分享期为5年。效益分享期满后,所安装设备全部赠予业主。


六、融资渠道

该项目总投资203.3万元,全部为节能服务公司自有资金。其中购置项目主体设备费157.3万元,施工安装费46万元,详见表3。

表3  项目所需资金明细

image.png

商务合作